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2011:我们的游戏时代

第132章 中日友好靠韩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影学院内。

  一堂关于“跨文化叙事”的公开课上,教授正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大屏幕上那只猴子。

  “……所以,同学们看到了吗?”

  教授停下播放,正好播放到了画面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时的视角。

  “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它没有试图去解释复杂的东方哲学,而是用好莱坞观众熟悉的‘反英雄’模式,来解构一个古老的神话人物。”

  “他强大、叛逆,挑战权威,最终被体制镇压,却又在绝望中寻求自我救赎。这套叙事逻辑,对于看惯了蝙蝠侠、金刚狼的北美观众而言,没有任何理解门槛。”

  台下,一个金发碧眼的电影系学生举手提问:“教授,但这不会让这个角色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内核吗?我总觉得,这更像是一个套着中国神话外衣的‘美式英雄’。”

  教授笑了笑:“问得好。但这正是‘游戏科学’聪明的地方。他们在PV里,用最极致的商业化视听语言,塑造了一个普世的、能被全球观众理解的‘悟空’。”

  “但在游戏《神魔录》本体中,他们又通过角色的台词、技能、背景故事,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东方元素。”

  “况且,他们还有之后的动画电影呢。”

  “这是一种‘外儒内法’的策略。用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好莱坞大片’作为外壳,吸引你进来,然后再让你不知不觉地,接受并爱上它真正想传递的文化内核。”

  “更厉害的是,”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

  “这不仅仅是一部动画,一个游戏。它背后,是一个正在构建的、庞大的‘神话宇宙’。他们正在做的,可能就是我们一直想做,却没能做好的事——将一个国家的文化图腾,系统化、商业化地推向全世界。”

  ……

  法国,巴黎,左岸的一家露天咖啡馆里。

  几个索邦大学文学系的学生,正对着一台小小的平板,争论得面红耳赤。

  “不,你不懂!”一个名叫皮埃尔的年轻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咖啡勺,“这不仅仅是反抗!这是一种纯粹的、萨特式的存在主义悲剧!悟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神定秩序’的否定!他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在为自己的‘自由选择’付出代价!”

  “我更欣赏的是它的美学。”

  他旁边一个画着精致妆容的女孩,优雅地抿了一口咖啡,“你看荒木监督的镜头语言,那种高速的、充满张力的蒙太奇,充满了暴力与诗意。这让我想起了戈达尔的《精疲力尽》,都是在用一种破碎的、非线性的方式,来表达一种现代性的焦虑。”

  “你们都错了。”

  第三个看起来有些忧郁的蓝眼睛男孩开口了,“你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虚无’。当孙悟空发现,他所追求的一切,不过是天庭诸佛的一场骗局时,他所有的意义都被剥夺了。”

  “他最终的毁灭,不是失败,而是一种对虚无的终极拥抱。这很加缪。”

  他们从叙事结构,聊到哲学思辨,再到东方美学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解构。

  在法国的年轻人眼中,《悟空传》,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可以值得探讨的艺术文本。

  而此时,在世界的另一端,画风却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

  韩国,首尔。

  当《神魔录》和《悟空传》的PV在这片“宇宙中心”的土地上掀起波澜时,一些奇妙的声音,开始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出现。

  “说实话,这个孙悟空的形象,怎么看都像是我们古代壁画里的‘檀君’啊。”

  “没错!考据了一下,《西游记》成书的年代,正好是我们高丽王朝派遣学者去明朝交流学习的时候,很难说作者没有受到我们伟大民族传说的影响。”

  “所以,孙悟空其实是韩国的,这很合理!”

  这条评论,如同一颗投入粪坑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滔天臭浪。

  消息被翻译搬运回国内。

  百度贴吧,这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社区里,一个传说中的组织,再次吹响了集结的号角。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

  “兄弟们!韩国人又来抢咱们的东西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晚上八点,远征军集结,目标——韩国各大门户网站、推特热搜!让他们见识一下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一时间,无数由“滑稽”表情包、爱国诗词、以及各种版本的“你为什么不问问神奇海螺呢?”组成的“弹药”,被迅速生产出来。

  晚上八点整,一场史诗级的网络爆破,开始了。

  韩国网民们惊恐地发现,他们国家的网络世界,被红色海洋淹没。

  明星艺人的推特下,全是要求他们“承认孙悟空是中国猴”的请愿。

  游戏论坛里,每一个讨论帖,最终都会歪楼到“韩国的体育精神”和“端午节的真正归属”上。

  就在韩国网民被打得晕头转向,节节败退之际,一股新的“援军”,竟然从东边的岛国加入了战场。

  “真是看不下去了,怎么总有国家喜欢偷别人的文化?”

  “就是!‘游戏科学’和荒木监督他们那么努力地创作,是为了弘扬东亚文化,不是为了让你们拿去申遗的!”

  “支持‘游戏科学’!支持中国的朋友们!我们一起守护最好的孙悟空!”

  日本玩家们,出于对“游戏科学”的喜爱,以及对这种“文化剽窃”行为的鄙视,自发地加入了这场战斗。

  他们用专业的考据,以及大量《龙珠》里悟空的表情包,从侧翼对韩国网民发起了猛攻。

  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中日联军痛打“棒子”的现象。

  “中日友好果然要靠韩国啊!”

  “哈哈哈,历史性的一刻!我竟然在和日本网友并肩作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两面包夹之势”,本就理亏的韩国网民们,彻底溃不成军,被喷得妈都不认识了,很快便偃旗息鼓了。

  一时间,各大社区里,一片“中日友好”的祥和气氛。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和谐的狂欢中,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