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户籍 策反朱标
戌时二刻,马府。
大门处,管家太监吴勇见马车停在大门前,迈步上前搀扶马达下马车。
“老爷,汪大人、胡大人已等你多时。”
一脸疑惑的马达问道:“哪个汪大人?胡大人?”
“老爷,是参知政事汪广洋汪大人和胡惟庸胡大人。”
“他们?他们来找我作甚?”
吴勇小心翼翼回答:“小的不知。”
“他在哪里?”
“外院客堂。”
马达没有回话迈步进入外院,这些狗东西来找我肯定没有什么好事!
外院客堂。
正喝茶的胡惟庸、汪广洋看见马达进来,连忙起身拱手行礼:
“下官胡惟庸拜见国舅爷。”
“下官汪广洋拜见国舅爷。”
“嗯,不知二位大人找我所为何事?”马达对两人拱手还礼。
心道:这两厮长得仪表堂堂,和影视剧里那种阴鸷小人模样一点不沾边!
胡惟庸长相更‘正派’一些,难怪这厮会受老朱重用!
见马达坐下胡惟庸、汪广洋各自坐在其左右。
胡惟庸看到汪广洋的眼色,伸手为马达斟茶同时开口:
“国舅爷,超市货物繁多,大都是海外没有的货物,就是寻常货物都比海外蛮夷的精美。
李相的意思国舅爷出货物,我等出人出力,五五分,亏了算我等的与国舅爷无关。”
话落,汪广洋见马达只是干笑没出声,当即接话道:
“沈万三,沈家!国舅爷应该知道,现沈家落末,正是我等做海上买卖的好时机。
胭脂水粉、茶叶、瓷器等等都是海外蛮夷没有之物,特别是最近超市所售卖的玻璃镜。
国舅爷只要你每月给我等十面穿衣镜(一米长、半米宽)、五十面胭脂镜(二十公分圆镜)
定会大赚特赚!现在超市里的存货都是扬州、苏州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购买再转售。
国舅爷,与其让他们获利还不如你和李相一起联手,陛下那边有李相周旋定不会有事。
当然就算有事也是我等的过错,与国舅爷你毫无干系。”
马达静静听两人先后说的话。
超市里售卖的商品价格确实与海贸售卖价格是天差地别。
特别是玻璃才出来没多久,这些‘权贵’狗鼻子就嗅到商机上门而来。
他们敢如此明目张胆肯定有把握,不然也不会这么猴急跳出来想分一杯羹。
难怪老朱会把你们这些人嘎嘎乱杀,这才开国几年就这么搞!屠龙少年变成恶龙。
每个人心中都欲望梦魇,一旦被释放出来就彻底入魔。
他们如此,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有欲望梦魇。
话又说回来,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
现在虽有倭国在沿海作乱,但海外这块大蛋糕对大明来说就是张开嘴巴便能吃到,还没竞争对手。
这个时代的海外各地全是奇珍异宝、金山银山。
他沈万三就一商贾就能从海外带来几辈子都挥霍不完的财富,甚至堪比国库。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现在大明还不适合开拓海外‘业务’。
想到这里,不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的马达笑了笑开口拒绝:
“二位大人,李相的好意我心领了,回去给李相说做海外买卖还不是时候。”
胡惟庸见汪广洋还想劝说,先一步出声笑道:
“下官明白国舅爷的顾虑,若国舅爷何时想明白随时可以差人告知下官。”
“好!慢走不送。”
“下官告辞。”胡惟庸行礼和汪广洋迈步离开。
目送他们出门,马达摇了摇头内心吐槽:
李善长啊李善长你真以为你能搞定老朱?真把老朱当土鳖?还是你小瞧朱屠夫这三个字。
“我勒个欧豆豆!”
马达起身对着门外的吴勇大喊:“吴管家备车进宫。”
“是,老爷。”吴勇在门外大声回应。
......
戌时五刻,紫禁城,乾清宫。
马达在来时的路上想到朱元璋准备加深推行户贴制,演变成后来的‘黄册制’,应时代背景所趋,有弊有利,弊大于利。
见到朱元璋后,马达把李善长委托汪广洋、胡惟庸找自己做生意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
朱元璋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笑道:“小弟你就为这小事,大晚上进宫?”
“嘿嘿,还有另外一件事。”
朱元璋放下笔,身子靠在龙椅上,“说。”
搬来一把锦凳坐在御案旁,马达开口:“就是姐夫你准备实施的户贴制应该改改。”
随即把‘身份证’的观念给朱元璋讲述,又对其讲述户籍划分的利弊。
黄册制是配合里甲制推行,把百姓分为军籍、民籍、匠籍。
民籍:民户、儒、医、阴阳等。
军籍:军户、校尉、力士、弓、役兵等。
匠籍,各类匠户。
另还有其他户籍:如猎户、商户、贱籍等。
每一百一十户为一个‘里’。
设十户为里长,里长按籍贯、姓名、家口、宅地等逐一登记,每十年更新一次黄册。
每‘里’分十个甲,十甲轮流服徭役。
每甲之人选任一甲首(也可是里长),甲首负责按时(按需)带队服徭役。
一户出逃一甲连坐,一甲出逃一里连坐,相互监督相互牵制,把百姓锁死在一块有限的地域内。
每里可比作‘一镇’,每甲可比作‘一村’。
每户是三、四代人,少则三口,多则十数口,甚至更多。
几代后这制度就变成宗族制,宗族观念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日积月累它们就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王国。
族老变成‘土皇帝’掌管着族(镇、村)内生杀大权,慢慢脱离朝廷管辖范围。
县令三年一换,地方远的除去路程,实任两年,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吏使。
县丞、主簿、县尉这些职位又是本地甚至宗族之人,最后皇权不下乡,也下不了乡。
若是宗族培养出当官之人,那么这个家族就越做越大,成为‘雄霸一方’的世家大族。
虽都不能在本地为官,可在这个圈子混谁不是人精?都实行你好、我好、大家好。
朱元璋听到‘宗族’‘土皇帝’‘皇权不下乡’‘雄霸一方’等词语时表情凝重。
马达见他表情凝重,继续对其述说:
“姐夫,我之前给你说过国运论,权贵是一个毒瘤,这宗族世家也是一个危害。”
“当然他们的危害先还没有权贵大,这是因为战乱才被姐夫平定。”
“若百十年后宗族世家,就会变成影响地方的一方势力,有的甚至比权贵还影响更深。”
“他们积累财富,若大明出现几个昏君国力虚弱时他们会招兵买马欲行改朝换代之事。”
“我不是在西游故事说过吗?孙猴子都敢对玉皇大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此时此刻,朱元璋真想把马达脑袋挖开看看其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自己考虑那么多,自认为完美的户贴制被其一番话给全被否定。
县令都奉行这准则,不干涉宗族内部事情,与地方吏使们都在维护宗族。
沉思一会开口:“小弟你重说一遍身份证为何证?作用有哪些?”
马达无语,何着刚刚自己对猪弹琴?随即再次把身份证的作用说给他听。
“姐夫,身份证就是户贴的高级演变。”
“身份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相貌、籍贯、住址、身份号、签发衙门、证件日期。”
“用于兵役、婚书、入学、工作......等等,人手一张,人生证出,人死证消。”
“第一次办理免费(纸质),以后破损也可免费更换,第一次遗失者罚银一两,第二次遗失者罚十两,类推......”
巴拉巴拉又说了一通,最后郑重的开口:“姐夫,造假、伪造、盗用等无论男女杀无赦!”
顿了顿:“姐夫,我说这些你应该明白!千万不能再想圈地困民之事。”
“就说这紫禁城,有吃有喝还有后宫佳丽,那么姐夫能在这里呆一月不出去?”
与自己初衷相悖的朱元璋纠结一会,面色为难的出声:“小弟这样会不会不妥?”
“有何不妥?难道你不想要天下人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可不是光嘴巴说!”
马达有点恼怒,讲了那么多这老朱还是扭扭捏捏。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朱元璋还没说完,马达出声打断:
“不管谁是士农工商,不管谁是三教九流,总之不能限制户籍。”
“难道姐夫你祖上不是农民?或者没出过商人等?”
朱元璋想了想:“这样你去找标儿,让标儿写成折子,明日咱廷议一下。”
“行。”
马达回了一声起身离开,知道不管什么时代官和民都没有平等一说,就看老朱最后怎么做。
说了那么多等于侵犯‘权力层’的利益,什么都田产、金银珠宝都没有‘人’的利益大。
也有弊端开放人口流动一些荒蛮之地就无人去开荒建城,人口会愈来愈往发达的地方汇集。
亥时一刻,坤宁宫。
马达没有去找朱标,先去坤宁宫找马秀英。
一个非皇室朱家的大男人大晚上提着灯笼在后宫转悠也就是马达一个,蝎子拉屎独一份。
此刻,马秀英正在主殿一侧用织布机和翠霜在织布。
“大姐、大姐...”
马秀英看点是马达笑道:“呵呵,小弟来啦!等会,姐姐把这匹布织完。”
“呃。”
马达应了一声做在椅子上等待。
时间不长,马秀英织完布来到马达面前,“小弟,深夜找姐姐何事?”
“大姐事情是这样的......”
马达口若悬河、叽里呱啦把刚刚和朱元璋说的问题再一次给马秀英说了一遍。
听完,马秀英点了点头:“好!这件事姐姐会劝劝你姐夫。”
马达左右前后看了看,轻声开口:
“大姐!以后要姐夫做了错事把他圈禁,你来监国待掌控朝堂后再让他传位给老大。”
“你啊别乱说,快回去休息,这件事姐姐帮你劝你姐夫。”马秀英哭笑不得的回答。
“呃,那大姐你也早点休息。”
马达起身走大殿,在门口接过宫女手中的灯笼消失在红漆高墙外。
......
亥时四刻,春和宫。
主殿内,灯火通明,朱标正伏在桌上看誊抄版‘十万个为什么’其中一册。
嘴里还嘟囔:“好多为什么?我看了答案都没明白。”
“老大你还没睡?”
“哈~舅舅你来啦?”朱标抬头看见是马达开心站起身,拿起书跑到他面前。
“舅舅,正好这书里我有好多没明白,你快给我说说。”
马达摆手道:“这些问题以后会教你们,现在舅舅有一件事让你做,当然是你爹要求的。”
“舅舅何事?”朱标面露疑惑。
“写奏章。”
朱标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就写奏章?爽快答应:“好。”
见现在夜深已深,马达让小太监阿贵去门口通知承天门外的李刚几人让其回府。
随后桌子桌边把刚刚同朱元璋、马秀英说的事再一次给朱标说。
朱标一边写奏疏一边说出自己的见解。
“舅舅,其实我也觉得爹这样决策很不好,但我不会劝阻他。”
马达惊愕反问:“嗯?老大你为何这样想?”
“因为爹那性格就那样,很多大臣都不敢仗义执言,爱给别人穿小鞋。”
话毕,朱标放下笔,从怀里拿出小本本扬了扬。
醒悟的马达赞同道:“老大你不愧是老朱的崽。”
用小本本记录是朱元璋的优点也是缺点。
做得好的时候对你的小错小过无限包容!
做得不好要杀你的时候一点小错就有‘各种理由’玩夷三族、诛九族!
朱标笑了笑拿起毛笔,“舅舅,刚刚你说到哪里了?”
“刚刚说到身份证可用于兵役、婚书......”马达继续接着刚刚的话说。
两人一个说一个写,一刻钟后。
马达这才发现朱标是从左到右横着写,不是按奏章格式从右到左竖着写。
“老大?你小子怎么不按老格式写?”
朱标拿起奏章看了看,“舅舅,我习惯了!以后我就这么写,爹他爱看不看。”
马达没有说话,对着一旁的小太监阿贵及几名宫女喊道:
“小贵子,你们都下去歇息。”
“是。”
待他们离开,“老大你很碗内古德!”马达笑了笑,旋即一脸认真的继续开口:
“老大~舅舅问你,如果你爹将来让你给某位妃子守孝,你母后在世!你守不守?”
《明书-懿文皇太子记》:洪武七年九月成穆孙贵妃薨,无子。
朱元璋让朱标守孝一年,朱标以不合礼法为由,朱元璋大怒拿刀欲砍他,他逃走。
翰林正字桂彦良劝朱标“君父之命不能违背,不然就会产生嫌隙。”朱标才妥协屈服。
朱标先是一脸莫名其妙,随即冷哼道:
“哼~舅舅你说什么胡话?我为何要给别人守孝?就算是我爹命令也不行。”
“好~老大有你这句话就好!”马达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次询问:
“要是你爹为这事还拿刀砍你,你要怎么做?”
朱标想了想,开口道:“那我就逃离皇宫,世界那么多我想去看看。”
“切~老大你怎么那么怂包?逃得了初一还能逃过十五?”
马达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盯着他。
朱标把奏疏放下,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马达,“那舅舅有何办法?”
“老大你可以直接让你爹做太上皇,前提你要把小二、小三...他们拉到你的阵营中。”
“舅舅这样不妥吧?我可斗不过我父皇。”
“你小子怕甚?斗不斗得过另说,反正要有一颗强者的心,当然若是你爹是好爹就不这样做,若是坏爹就反他丫的。”
“可是父皇对我很好,舅舅你刚刚说的不是假设吗?哪有太子给妃子守孝的?”
见朱标犹豫的模样,马达从另一个角度对其蛊惑。
“老大假设届时非你爹的问题,是朝中有奸佞呢?如秦时赵高,汉武时江充,三国司马懿呢?”
“赵高假传圣旨杀公子扶苏,江充搞巫蛊陷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司马懿篡权夺位。”
“难道老大你想让这种悲剧发生在你和你娘的身上?”
朱标点了点头:“舅舅你说得对,历朝历代的奸佞多如牛毛。”
“这样想就对了,害爹之心不可有,防爹之心不可无。”马达笑了笑。
“嗯、嗯,舅舅我们得早做准备。”
马达义正言辞的出声拒绝:“不,舅舅不是霍光,也不想当霍光,这是你自己的事。”
“舅舅只是提醒你!以后你当了皇帝要防止外戚篡权、后宫干政等事。”
朱标焦急的起身开口:“那不行!舅舅你不帮我,我也不知该如何做。”
“慢慢学,现在你爹还年轻,你更年轻,你还有很多学习时间。”
朱标感觉自己脑袋嗡嗡响,听懂了又好像听不懂,十分矛盾。
“老大时辰不早啦,早些休息。”
“嗯。”
去寝殿的路上,朱标轻声开口:
“舅舅,我听父皇说不打算封你为靠山王,打算封你为靠山侯。”
“呵呵,也不错。”
“舅舅,当时父皇、母后可是答应你的?父皇、母后这不是骗你?你不生气吗?”
“不生气,为何生气?”
“嗯,舅舅你放心,等我当了皇帝就封舅舅你为靠山王。”
寝殿门口,马达拍了拍朱标肩膀:“你小子,赶紧去休息吧。”
“好。”朱标应了一声进入寝殿。
马达也迈步走向另一边,刚刚听到朱标说老朱不给自己封王已有心理预期。
要是老朱给自己真封王,自己也会千方百计拒绝,真要接受王爵恐怕死期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