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姐姐开国皇后马秀英

第51章 李善长 刘基

  明洪武三年三月二十七,午时三刻,李府。

  李善长刚下轿,一名老管家迎了上来。

  “土豆安排人种下了吗?”

  老管家恭敬的行礼回答:“回老爷,小人已经让人把那些贫瘠的土地全种下了土豆。”

  “嗯。”

  李善长点了点头走进大门后又问道:“钟山那边消息打探到了吗?”

  “老爷,小人打探到了不少消息。”

  李善长站定脚步,“说。”

  “马国舅在钟山之南新建了很多窑炉,听闻要烧砖,烧水泥,现在那边每日都有数千百姓去那边做事。”

  管家顿了顿继续开口:“那边光每日发的工钱就需要数百两银钱。”

  “去把胡惟庸、汪广洋请来府上。”

  “是,老爷。”

  李善长见管家转身出门,迈步进入院子随即喃喃自语:

  “这马国舅先是在船厂下‘大订单’现又大力招工?看来他所图甚大。”

  “上位你是如何所想,老臣属实不得而知!看来内阁之事也与这国舅有关。”

  “上次之事这国舅也不卖老夫面子,若这次不知趣休怪老夫无情!”

  一刻钟后,汪广洋、胡惟庸两人被管家领到李善长的书房外。

  两人先后进入书房对李善长行礼:“相国、恩相,不知唤下官来所为何事?”

  坐在书桌后椅子上的李善长对两张点了点头,“坐。”

  “谢相国、恩相。”

  “龙江船厂与钟山之南的事想必你们已有所耳闻,说说你们的想法。”

  脑子灵活的胡惟庸率先开口出声:

  “恩相,此事下官派人打听过,还从小儿口里得知这国舅爷所图甚大。”

  随即阴笑一声:“嘿嘿~上次之事他就不知好歹,若恩相发话下官会让其知难而退。”

  “下官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不与我们合作!真以为仗着国舅的身份就想一个人吃独食!!”

  一旁的汪广洋盯着胡惟庸出声警告:

  “胡兄,此事应先去探探底不可盲目胡来,若是惹怒皇后娘娘,你我可担待不起。”

  转头对李善长开口:“相国,不如你亲自出马邀请马国舅前来,我们探探其口风和目的。”

  胡惟庸接话道:“恩相,如今京城除了我们淮西一脉还有谁有那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

  “他一个人想做那么大的买卖,也不和我们通通气,真不把我们淮西之人放在眼里。”

  李善长内心赞同胡惟庸的话,但还是冷脸呵斥:“哼~子中,你说话注意点!”

  “恩相,下官只是实话实说。”胡惟庸愤愤不平的出声反驳。

  “你放肆~你我在皇后娘娘面前什么都不是!若皇后娘娘发话,你结交的那些淮西将领立马提起刀子杀你。”

  李善长见胡惟庸没有继续反驳,淡淡道:“上位能批准马国舅做这些事,定有上位的考虑。”

  “上位不在琉璃厂烧制玻璃就可看出上位现在不想我等分一杯羹,哎~”

  汪广洋出声接话:“相国,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分一杯羹!若他不知好歹,就按胡兄所说。”

  李善长微微一笑,“你们有何办法细细说来。”

  眼珠子贼溜溜的转了几圈的胡惟庸笑道:

  “恩相,下官有一计!既不用我等出钱又可分一杯羹。”

  “说。”

  “胡兄,速速道来。”

  “恩相、汪兄,你们可知道沈万三之子沈荣、沈旺?”胡惟庸一脸得意的看着两人。

  李善长意味深长的对他笑了笑,对门口处喊道:“管家上茶。”

  “是,老爷。”

  门外早已准备好的管家对不远处的丫鬟挥了挥手,随即推门而入。

  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各自端起茶碗慢悠悠的用茶碗刮了刮茶叶再慢悠悠喝茶。

  半盏茶时间,胡惟庸放下茶碗。

  “恩相,下官的意思派人去联系沈家,我们走关系让他们参与进来,至于利润分成八二。”

  “之前他们沈家得到商证敢鞭炮齐鸣大摆宴席,若他们不识趣,下官会让人把他们......”

  汪广洋点头赞同:“胡兄考虑周到,他们一群奸商不必客气。”

  “呵呵...上位这一手高明,商证之事勿要再说!你现在就派人去接触一下沈家。”

  李善长交待胡惟庸一句,看向汪广洋,“朝宗,你去问问那些老兄弟要不要参一股。”

  “下官现在就去。”

  两人起身行礼去办事。

  李善长独自坐在书桌后沉思。

  ......

  在汪广洋、胡惟庸‘活动’时,浙东一系的骨干们收到风声后组团跑到刘府。

  申时二刻,厅堂中,一众御史闹哄哄的围着刘基。

  “刘中丞此番你要想想办法,若是他们(淮西)把马国舅拉过去,我们就更被动。”

  “刘中丞此次我等不能再落后于人。”

  一旁站着的刘链见老父亲没开口,跟着出声附和:

  “父亲,虽我们不争什么,可诸位大人所言甚是,若是马国舅入他们您以后公务更难做。”

  一名老御史连连点头:“对对!刘中丞,大公子此话极是。”

  坐在主位上的刘基无奈起身对众人抱拳:

  “诸位同僚你等先回去,老夫自有对策。”

  老御史看了看同僚,拱了拱手:“如此就有劳中丞大人。”

  待众人走后,一脸不解的刘链开口:“父亲,你可有好办法?”

  摇头苦笑的刘基轻声道:“链儿,为父能有什么好办法?只是不想牵连其中。”

  “父亲,孩儿知你之所想,可事到如今你再不想想办法,包括宋大人他们都会陷入被动。”

  “链儿你先下去,为父斟酌斟酌。”

  “是,父亲。”

  刘链深深的看了刘基一眼转身出门。

  淮西、浙东派别之争是朱元璋主动挑起的,在朱元璋帝王权术中,朝廷有两大派系。

  一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一系,另一是以刘基为首的浙东一系。

  浙东一系主为言官,权力很大,可直批朱元璋,而他为了平衡心甘情愿地坐着听,还不能过分对待这些指手画脚的人,这都是做给淮西一系看。

  别的朝代帝王们不敢轻易杀言官,可在朱元璋这里不存在。

  纵观古今,朱元璋虽是放牛娃出身,可经过这些年的自我学习,他帝王心术愈发成熟。

  淮西一脉以‘老乡’居多,且个个功绩显赫,若没有一个体系来牵制他们,朝廷将陷入混乱。

  淮西也好,浙东也罢,都是朱元璋用来牵制彼此的帝王权术,说白了就是朱元璋要的‘棋子’。

  刘基沉思了一会,“呵呵...”苦笑中。

  “马国舅是真人不露相啊!之前老夫以为这年轻人成不了大事,不予理会,现在......哎。”

  “陛下到底是何意呢?又是让其造船又是让其开厂?恐怕内阁也是出自这国舅爷的手笔。”

  刘基低声自语一会后,出声喊道:“链儿。”

  “父亲唤孩儿何事?”

  “你去看看宋大人、高大人...他们下值没有,若是下值请他们来府上一趟。”

  “是,父亲。”刘链应声关门离开。

  目送大儿子离去,刘基无奈苦笑吐槽:

  “呵呵...以前是老夫不理会这个国舅爷,现在变成老夫要去巴结这国舅爷~哎!”

  ......

  另一边,京郊沈府别院。

  沈荣、沈旺、沈文度三兄弟刚刚送别淮西一脉的说客。

  沈文渡愤愤不平的开口:“大哥、二哥,他们真是欺人太甚,让我们出资,利润还二八分?”

  “他们什么都不做就分八成?真是岂有此理,把我们沈家当冤大头?”

  老大沈荣恶狠狠的盯着这口无遮拦的三弟呵斥:“三弟禁声,不可胡言!”

  沈旺微笑出声道:“大哥现在没人,三弟只是发发牢骚,无事。”

  “二弟就你惯着他,早晚会出大事。”

  沈荣说了一句坐回刚刚‘说客’坐的主位上。

  沈文渡看了看沈荣、沈旺,愤愤不平的开口:“大哥、二哥,我们沈家难道就这样妥协?

  我们可是交了一大笔财物才得弄商证,还不是永久使用,每年还要交钱。”

  “三弟稍安勿躁。”沈旺对沈文渡笑了笑,看向沈荣开口:

  “我从船厂那边得到的消息来看马国舅可能会走海贸!届时我们可以去找马国舅商议商议。”

  “嗯!二弟,大哥我也是这样猜测,可为何他会在乎钟山之南那个什么水泥厂呢?”

  沈荣看着沈旺提出自己的疑问。

  沈旺笑了笑:“大哥,我沈家已与他们合作,走一步算一步,三弟明日你亲自去那边看看。”

  “大哥、二哥,你们放心,明日我亲自去看看水泥到底是做什么买卖,让那些人这么着急。”

  沈文渡看着两人重重的点了点头。

  沈旺再次开口:“明日三弟去那边查看,大哥你和弟弟我明日带一些金银存入钱庄。”

  “好,二弟!明日顺便去信让森儿(长子)、彬儿(次子)从老家周庄送一些财物过来。”

  三兄弟都知道,虽说现在沈家还有一些买卖,可没有靠山早晚会被他们吞没。

  现在像他们这种大商户们还是不敢把钱财存入钱庄,深怕最后人财两空。

  ......

  酉时,大本堂。

  刚下课的马达就被早已等候在外的翠霜叫去坤宁宫。

  一刻中后,马达刚刚踏入坤宁宫主殿,马秀英的声音就响起。

  “小弟你过来。”

  “大姐何事?搞得神秘兮兮的。”

  “先坐下。”

  “哦。”一脸懵逼的马达乖乖坐在凳子上。

  马秀英对着周围的侍女挥了挥手:“你们都出去。”

  “是,娘娘。”

  待外人都退下后,马秀英掏出一张存折放在马达手里。

  “小弟,姐姐能帮你就那么多了,你姐夫虽小气一些,但你也别埋怨他。”

  “......”

  马达看着存折里的两万两银币数额懵逼一会疑问道:“大姐,你这是何故?”

  马秀英微微一笑,出声解释:

  “姐姐听闻你在钟山脚下大势招工每日消耗巨大,姐姐没别的本事靠超市挣的这点私房钱给你,你拿去帮助百姓。”

  “好吧!多谢大姐。”

  马达没有推迟,那边建厂现在确实需要大量钱财。

  马秀英笑了笑继续开口:“小弟以后在京城做事要小心一点,要懂得平衡。”

  一脸懵逼的马达点头回答:“大姐,弟弟知道改怎么做。”

  “这几日雅儿身体如何?你再忙也要多关心关心雅儿。”

  “嗯,姐姐我知道。”

  马秀英站起身,“走,陪姐姐去看看皇田。”

  “好。”

  姐弟俩一前一后出了坤宁宫向内花园走去。

  ......

  与此同时,李府。

  汪广洋领一群士卒挑着十数个大木箱从李府后门进入,随后箱子全被放在李善长的书房中。

  时间不长,李善长迈着四方步走了进来。

  汪广洋笑呵呵对他汇报:“相国,这些都是老兄弟们的入股银子,有一万三千五百两。”

  “嗯,明日送去钱庄换成金票。”

  “是,相国。”

  这时,胡惟庸推开房门喊道:

  “恩相事已办妥,沈家出两万两!对了~恩相,我来时听说御史台那边好像也在动作。”

  李善长轻蔑一笑:“呵呵,他们凑什么热闹?”

  胡惟庸微笑接话:“想必是他们同样眼馋那边的事,估计也是想分一杯羹吧!”

  汪广洋摇了摇头,“胡兄此言差矣,我估摸着他们是想收集证据弹劾我等。”

  “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恩相,要不我找人......”胡惟庸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可!”李善长抬手阻止,冷声呵斥:

  “子中~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上位为何要让他们牵制我们淮西一系?这你不清楚吗?”

  “你简直就算是在玩火!上位何等聪明,你别自以为是。”

  “恩相,若是不想办法,就这么任由他们骑在我们头上?”胡惟庸看了看他,继续开口:

  “若是有一天上位让刘基来当中书右丞,我们淮西之人岂不是都得让位?恩相不能不考虑!”

  “哎~~~”李善长叹一声,“按理说马国舅应算我们淮西一系,上次你们无功而返。”

  “这次老夫亲自出马,若是他能成为淮西成员,我等就不会这么被动!老夫老啦~~”

  胡惟庸想了想再次出声:“恩相,不如从我们淮西之人后辈中挑一美女送过去?”

  “嗯?”

  李善长愣了愣微笑道:“老夫有一个远房侄孙女,年方二八,长相也算倾国倾城,还知书达理!”

  “......”汪广洋、胡惟庸两人无语中。

  李善长没管两人惊讶模样,对着门外喊道:“管家。”

  “老爷何事?”

  “马国舅回府了吗?”

  “不知。”

  “备轿。”

  “是。”

  一旁的汪广洋、胡惟庸齐齐出声:“恩相、相国,我们陪你一同前去。”

  李善长想了想:“好,你们同老夫一起前去。”

  “是恩相、是相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