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港娱电影人生

第41章 编剧,比高旧事

港娱电影人生 云梦泽的白狐 3317 2025-06-16 10:22

  现在是12月26日,1979年的年末。

  上一部的《疯劫》之后,许安华的第二部电影。

  一部喜剧、动作、惊悚、鬼怪等元素,几个点是粤剧戏班和民俗文化,还有奇异诡谲的鬼故事。

  很显然。

  这部戏就是让许安华彻底上位的《撞到正》了。

  在原时空中,这部由高韵电影有限公司投资出品,许安华倾心制作,钟镇涛和萧芳芳联袂主演的鬼片佳作。

  在1980年的5月22日上映,在16天的上映档期里,拿到了359.7万港币的总票房。

  在1980年的票房排行榜中,位列年度第八名。

  正是这部电影,让许安华脱离了与“新生代”相关联的“潜力”、“运气好”、“昙花一现”、“未来可期”等好坏间杂的标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卖座导演。

  毕竟那可是年度前十,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对于大部分的导演而言,那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存在,连尾巴都碰不到。

  同时,《撞到正》也是一部兼具了商业与艺术属性的电影。

  在后世,不少奖项和机构评选出来的“华语百大电影”条目里,往往能够见到《撞到正》的身影。

  ……

  虽然猜到了许安华想拍的是《撞到正》,但具体的情况仍然未知。

  所以,颜祖点了点头后,便张口问道。

  “戏的名字?”

  “呃~”

  “这个戏呢,暂时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

  “嗯?”

  简单的四个字,简单的对话,把颜祖弄得懵了一下,随即才反应了过来,想起了方才许安华的所讲。

  所以~

  “剧本?”

  又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颜祖那份示意的眼神,给到了对面的许安华和张爱嘉。

  许安华点了点头,颔首道。

  “嗯。”

  “想请阿祖你帮帮忙,写个本子出来。”

  闻言,颜祖笑了笑,道。

  “原来是请我写剧本啊~”

  “我还以为你们约我,是过来邀请我当男主角的呢~”

  旁边刚端起咖啡的张爱嘉,顿时眼睛一亮,连忙开口,以一个无比赞同的姿态说道。

  “诶!”

  “男主角!”

  “这个提议很不错诶!”

  “之前我就觉得,你这张脸长得这么帅,不演个男主角来看看,实在是太可惜了。”

  依旧跳脱的张爱嘉,话口一转,继续问道。

  “话说,你那部《鬼打鬼》都已经自编自导了,为什么不来个三位一体呢。”

  “自编自导自演,三位一体的天才超新星。”

  “就跟许贯文和程龙一样。”

  “而且你还比他们帅。”

  “就现在的话,人气肯定要更上一层楼。”

  一直被人夸,耳朵里听到的尽是好听的话,即便是自控力很不错的颜祖,也会自然而然的心情愉悦。

  “相比于演戏,我自然是更爱导戏。”

  “还有就是《鬼打鬼》这部戏,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颜祖在《鬼打鬼》里也是有出镜的,虽然只是打酱油、跑龙套。

  就是山林酒肆的那场戏,洪琻宝饰演的张大胆,被钱真人施法控制着大闹酒肆,随后与林正英所饰演的捕快头子大战。

  颜祖演了一个看热闹的食客路人甲,还有一句台词呢。

  毕竟当时给方怡华递本子的时候,虽然是故意为之,但话都放出去了,自编自导自演,颜祖自然也是要演那么一下的。

  演一下,那也是演了~

  ……

  张爱嘉与颜祖一聊,眼看着话题又要扯歪到爪哇国去了。

  一旁的许安华连忙开口,把歪走的话题又给扯了回来。

  “阿祖,帮帮忙~”

  “写剧本什么的,我是真的不擅长。”

  许安华是一个非常好的导演,到了后面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电影大师。

  但她需要好编剧的辅助,这个阶段的她根本就写不了剧本。

  许安华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是1987年的《书剑恩仇录》,是一部与银都机构合作的片子。

  然后嘛。

  拍摄的时候,预算大幅度超支,成本嘎嘎猛增。

  拍完之后,片长180分钟,直接搞成了上下两部,根本就没办法剪。

  上映之后,没有任何的意外,迎来了一场华丽的扑街,亏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再细数查看一下许安华编剧的作品,好像就没有赚钱的。

  所以,不要让许安华做编剧。

  就跟后世戏言的那位“电影诗人”一般。

  在《霸王别姬》之后,陈诗人用后续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证明《霸王别姬》不是他的作品。

  但实际上嘛,《霸王别姬》还真就是他拍的。

  《霸王别姬》与后续的那些“馒头”作品相比,不同的点就在于,陈诗人在《霸王别姬》里只是个导演。

  他也想插手剧本,但被芦苇和李碧华直接挡在了门外,并来了一句“一边玩儿去”~

  但在《霸王别姬》之后,豪夺华语电影唯一一个金棕榈大奖的陈诗人直接登上了神坛,晋升成了陈大诗人。

  一想到芦苇曾经的“一边玩儿去”,不服气的陈大诗人便想要极力证明一波自己。

  于是便勇敢的对一个又一个编剧说——“我要插手剧本”、“按我说的来”、“我说了算”、“我才是导演”!

  然后就迎来不知道多少次的扑街。

  事实证明,有些人的确是一个好的导演,但却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编剧!

  例如,许安华和陈大诗人~

  ……

  面对许安华的邀本请求,颜祖稍微沉默了片刻,因为这其中有些东西,他有点没想通。

  “怎么会突然请我写本子。”

  “比高那边不是有陈小姐嘛?”

  陈小姐说的是陈酝文,也是电影新浪潮当中的一员,名副其实的新浪潮电影人。

  六七十年代,在一些文学杂志和刊物上写稿子。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先写电视剧本,后写电影剧本,还曾在香江电台电视部的邀请下,代表香江去美国参与编剧技术交流。

  陈酝文与许安华和张爱嘉是朋友,此前也算是合伙人,比高电影的一员,《疯劫》的编剧就是陈酝文。

  在原时空中,陈酝文也是《撞到正》的编剧。

  听到颜祖提起比高,许安华的嘴唇径直抿了起来,然后扭头看向了张爱嘉这边。

  张爱嘉倒是直接而豁达,毫不在意的接过了话头,随口道。

  “比高已经散了。”

  “文姐现在和Selina她们,在做另一部戏。”

  “比高散了啊……”

  听到这里,颜祖的眼底深处,在一番稍作回想之下,掠过了一丝恍然和明悟。

  比高电影公司的创始人,亦或者说,合伙人是有不少的,张爱嘉、周梁淑怡、陈酝文……

  甚至许安华本身也是合伙人当中的一员。

  但人手归人手。

  出大钱的那个人,即比高电影公司最大的投资人,是张爱嘉的老公,美联社香江分社的社长,刘又林。

  其他人或是技术入股,或是各自出了一部分钱。

  但真正的话事人其实是张爱嘉和刘又林,比高电影其实就是一家夫妻店,其他人也就拿了一点点股份。

  但现在,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夫妻二人,直接闹了矛盾。

  更是在这个月初,随着两人矛盾的加剧,比高电影直接就宣布散伙了。

  毕竟气氛又不好,情况也不妙,资金又被抽走,直接就没钱了,还搞什么电影。

  嘶~

  “所以~”

  “你们现在是连投资都没有了是吧~”

  颜祖的一言轻声,在缭绕的咖啡香气之间,悠悠萦绕翻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