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教学(上)
可是梁木材却没想到,自从几个月前李建国发烧晕了一次之后。
整个人,好像开窍了一样。
当时,他还感慨道:“李建国家的祖坟冒青烟了,竟然当上了老师,带着他女儿和外孙女进了城!”
自此才有了后面的一些事情。
想到这里,梁木材下意识地叹了叹气,扫视了一番儿子儿媳们认真叮嘱道:“从明天开始,都给我好好学东西、学本事,不要给我老梁家丢脸。另外,女婿喊你们做啥事,你们就乖乖做啥事!”
三舅哥与爹对视了一眼,坚定地说道:“爹,你放心,我一定会跟妹夫好好学习,以后像妹夫一样进城赚大钱,让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的。”
“三弟说得没错,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们一定会牢牢抓住的。”大舅哥附和道。
随后,梁木材让众人把女婿分给他们的那些物品各自拿了回去。
.......
晚上九点多。
一家三口洗漱完躺在床上。
这时,李建国看向脱得差不多,只剩下那单薄的白色的粗布马甲,隐隐能看到里面肚兜轮廓的梁月月,眼神逐渐变得有点火热。
梁月月一看李建国的眼神就知道自家男人在想些什么事,俏脸不禁渐渐红了起来,心里也微微有些发慌,不知道是害羞还是期待。
确实,她们有段时间没有那个了!
在县城里由于一间房,一张床,平时也不敢弄多大动静,也只能等女儿睡了之后小打小闹一番。
回来之后,李建国虽然想做鱼水之欢的事情,可是由于身子原因,有心却也无力。
想到这里,梁月月俏脸一瞬间红得像个红苹果,紧接着移开与李建国对视的目光,用轻声、娇柔又害羞的语气说道:“你想做那种事的话,把女儿送到娘那边睡,我们再做!”
听到自己媳妇有气无力的这话,李建国的嘴角上扬勾起了一丝兴奋的笑容,接着眼中带着一丝喜色,干脆而又迫不及待地说道:“好,我现在把女儿抱去娘那边。”
说罢李建国又穿上了刚脱的棉衣,来到床边头,轻手轻脚地把刚刚睡着的李潇潇抱了起来。
“媳妇,你上床,我马上回来。”
他的这一句话,仿佛有什么魔力一般时不时地回荡在梁月月耳边,让她害羞不已地钻入被窝。
很快,李建国把小电灯泡送到了他娘的手上,然后又小跑回到了房间,关上房门后特意反锁了一下。
李建国一边迅速脱衣服,一边脸上带着坏坏的笑容,看向那等着他宠幸的美人,兴奋地说道:“媳妇,我来了。”
梁月月闻言,轻轻地“嗯”了一声。
只见脱得只剩下一条纯白色裤衩子的李建国,拉了房间里的电灯,迅速朝梁月月走了过去。
接着在床头煤油灯光的陪伴下,房间里逐渐变得热起来,时不时响起阵阵娇羞的呼喊声。
一时间,春色满园......
第二天早上七点李建国就起来了,看了看被窝里还在熟睡的梁月月,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为自己昨晚的战绩感到欢喜。
带伤战斗的他,足足向敌方营地冲锋多次。
打得敌人连连求饶,才渐渐收兵,
毕竟他还不想多要个孩子,别看他平常嘴上说要给宝贝女儿生个弟弟妹妹,但是那是调侃自己媳妇的。
现在的农村医疗的环境不太好,妇女一个不小心怀了孩子,救治得好,母子平安,救治不好,一言难尽。
所以,他不想冒险让自己媳妇在这个时间段怀上孩子。
反正他和他媳妇现在还年轻,二十不到,十九岁,以后有的是机会,开枝散叶。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晚那持续不断的耕种锻炼,今天一早起来,李建国觉得旧伤有点复发的现状。
好在这些并不影响他下地走路,心想,以后几天要节制一点。
李建国这边轻手轻脚刚出门,就看到女儿正在坐在一个小木凳上面,趴在一个竹子椅子边,用蜡笔在乱涂乱画,父亲坐在长凳上抽着他给他买的白嘴的白沙烟。
“爹!”
李建国这边刚跟他父亲对视一眼,打了一声招呼。
听到动静的李潇潇,用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带着充满了智慧的眼神,看向李建国,目不转睛地说道:“爹爹,昨晚,你在欺负娘!”
李建国:“.......”
李潇潇想起自己昨晚明明在床上好好睡觉,结果一醒来,就看到身边的人不是娘,而是她奶奶。
接近四岁的小孩,懂不少事了!
就算李建国没有跟她说起某些事,聪明伶俐的李潇潇,也大概猜到一些。
沉默过后,李建国苦笑了一下,用无奈的语气说道:“潇潇,你怎么不说娘欺负爹呢!”
李潇潇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想了想,童稚十足地说道:“爹爹,你和娘打架,我只听见娘的声音!”
李建国:“.......”
三秒后,李建国长长地吸了口气,连忙转移话题,问道:“漱牙洗脸了吗?”
“漱了!洗了!”李潇潇回答完,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是爷爷,帮我弄的漱口水和洗的脸。”
听到这话,李建国便不再管女儿了,而是转身走了出去。
来到外面的屋檐下的李建国,看了看或坐或蹲在煤炉子边的三人,最后把目光定格在自己母亲身上。
察觉到动静的赵梅,转头看了一眼自己儿子说道:“鸡蛋,刚煮好,有点烫,你等下再拿给儿媳妇吃。”
与此同时,李月溪和李建军陆续看了看李建国喊了一声“哥”。
接着,李建国也走到一旁拿个小小的木墩子来到煤炉子附近,坐在上面,和家人们一边烤火聊天,一边耐心十足,等待稀饭出锅。
三十分钟后。
一家人七口人,坐在桌边,每人吃着一个或者两个煮鸡蛋配上一碗稀饭,脸上表现出了满足的样子。
再之后,收拾碗筷的收拾碗筷,玩耍的玩耍,写作业的写作业。
此时,李建国正站在木棚最里面的木板墙壁的边上做教学准备。
与此同时,李建国的岳父岳母带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小院附近。
这些人仔细一数,多达二十几人,很明显不止梁家一伙人,其中还有一些无所事事、喜欢看热闹的村民跟在后面。
要知道,李建国想教亲戚们学习的事情,早已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些人把这事当笑话看。
还有一些人笑李建国真是当老师,当上瘾了,闲的没事干,教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汉学字。
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似乎感觉这事有点不正常。
这不,今天又见梁家一伙人全都过来了,当即下定决心跟过来,想看看李建国到底在搞什么把戏。
梁木材他们来到院子里,看着李大奔他们,面带微笑,嘴里忍不住亲切地喊道:“亲家公!亲家母!”
接着李大奔他们也做了相似的动作,喊了相似的话。
双方客套了一阵后。
这时,站在梁月月身旁,她的大哥对她问道:“妹妹,妹夫,他人呢?怎么没看到他!”
梁月月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她听到大哥的这话,没有立即回答,反而先扫视了一下他们后说道:“他在木棚!”
大舅哥他们闻言,纷纷起身走向那个没有装门的木棚。
来到木棚里,只见李建国正拿着一只黑色的木炭,在一个黄色的木板上一笔一划写起标准的字。
此刻,木板上有不少楷体字,并且那些字上面标有三行读音。
听到身后动静的李建国,不禁停下手中的动作,微微转头,看了看舅哥舅嫂他们后,随即笑道:“舅哥,舅嫂,你们来了。”
“嗯,我爹,我娘,也来了。”听到李建国的话,二舅哥笑着回应道。
话音刚落,梁木材的身影和李大奔他们出现在大舅哥他们身后。
接着经过一番短暂的交流过后。
众人迅速行动起来,拿起昨天买回来类似于小板凳高的小木墩,在规定的区域坐了下来。
随后,把目光定格在文化程度最高的李建国和梁月月身上。
此刻,李建国扫视了一番安静下来的亲戚们,还有三个留下观望的村民。
对于某些村民想要学习,李建国并不会阻拦,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要是其中有村民有恒心、有毅力一直学下去的话,以后,他也不介意送人家一场大富贵。
毕竟,在他看来,改革后赚钱的法子很多,帮一些人品还不错的人,成为富豪也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李建国一脸淡然,开口说道:“这次学习,我们只学基础,也就是写字和读字。要知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和习俗,以及语言,像我们说家乡方言人家不明白什么意思,同样人家说人家的家乡方言,我们也未必听得懂是什么意思......”
下面的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村民,听着李建国的这些话,脸上不禁流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其余两名比他大一些的村民则是满脑子问号,压根不明白李建国讲得什么,一会儿民族,一会儿语言。
这个时代,九成左右的老百姓去过最远的地方,莫过于附近的县城,其它地方压根两眼一抹黑。
李建国的亲人们则很耐心地听着他的开场演讲。
虽然他们不怎么理解那些话,但是他们记得李建国之前跟他们说的一句话:“想要从农村走出去,那么一定要改变自己,学普通话,学习民族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见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天地!”
讲完三分钟左右的开场白后,李建国逐渐进入了正题:“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到元宵节的这段时间,由我和我媳妇,负责教大家普通话和粤语。”
“好,说得好!”大舅哥闻言,眉头上挑,笑着说道,同时用力地鼓了鼓掌“啪啪啪”。
接着反应过来的大家跟着鼓了鼓了鼓掌,表示欢喜。
李建国很随意地笑了笑,扫视了一下众人,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后面同村的村民身上。
他的亲戚们,他提前打过预防针,所以知道他们不会乱来。
然而,那些村民他不确定会不会乱来。
青年村民见状,一脸平静的神情,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解地问道:“李老师,你怎么不接着讲了?”
听到这话,李建国眼中闪过一抹诧异,随即恢复平静,移开了目光。
至于另外两个中年村民,李二牛和李健,一看就是没听见他刚刚的话。
优胜劣汰,强者恒强,是自然法则!
李建国不会因为他们不明白便停下来给他们耐心的再说一遍,而是拿起一旁的黄色的竹条开始指向之前在黄色木板写的第一排三个黑字“你、我、他”说道:“这些字,想必大家都认识吧!”
“这些字,谁不认识,就这,还用学吗?”说着,李二牛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不屑。
“这些字,我六岁就在学校里学了。”李健接着附和道。
他们这话一出,顿时吸引了李建国亲戚们不善的目光,
离他们最近的三舅哥,冷着脸,嘲讽道:“你们那是一嘴土话,跟城里人说的普通话能一样吗?”
“就是!就是!”二舅嫂也不客气附和一声。
刚刚说话的李二牛,听到这话,脾气有点暴躁的他,顿时忍受不了,毫不客气反问一句:“咋了,学了普通话,就会变成城里人吗?”
“那也总比你这个......”没等二舅哥说完,就听到响亮的“啪”的一声,断了他的话语声,顺便吓了大多数人一跳。
刚刚那道声音,李建国用竹条猛地拍打木板发出的拍打音。
只见在众人的目光中,李建国冷着脸严厉地说道:“你们要注意场合,这是在学习的地方,不是村中央水桐树那个,休息聊天的地方!”
说到这里,李建国特意停顿下来,然后紧紧地盯着那两个出言不逊的村民,说道:“我警告你们,要是再乱说话,或者生事,我只好请你们出去了!”
对于有些人就是不能过多的客气,不然他们蹬鼻子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