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N7009 (下):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随着课程推进,在一段时间里,这成为早读课固有的开启方式。原本嘈杂无比的教室,在语文老师出现在班门口的那一刻,这两篇课文很自然的成为救场的中心位,当然“一锅炖不下”这种话语自然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出现。
《逍遥游》作为必备的篇目,在一瞬间似乎没有让那么多人产生抵触心理,总是不厌其烦的一读再读。但事实上,很多人愿意读这篇文章都是为了那几句被篡改的经典,而且每次读到这儿的时候都会自动加大分贝,力保周围一大圈的人都能听见。
那时候无论文科班还是理科班,《逍遥游》的开头必然是这样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这几句经典在每个人心中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我们从小就背起的12345678910。而让人很疑惑的是,这些源于何处我们似乎从来都不知道,只是读着读着一个年段的人便知道了,到后来又知道《逍遥游》的江山在大江南北都统一了。
但在这股热劲儿过后,大家心里的趣味都被烦闷替代了,因为《逍遥游》真的真的很难背,篇幅长还是其次的,更主要的是它就像多胞胎似的存在,感觉很多句子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但实际上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不管怎么样记混,背着背着最终都会很突然的回到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诸如此类的课文,在童㵘的世界里是没有背诵两个字的,所以在大家因为害怕丢掉默写分数而拼命努力时,童㵘选择了做题。总归是背不下来,在这一点上她向来有自知之明,所以果断选择了不背。
同桌习惯性的问她,“童㵘,你又不准备背啦?”
童㵘总是风轻云淡的带过,“不背了,也没两个人能背下来。”
中午,韩沉希、童燚、童㵘和林帆一起在食堂吃饭,林帆问,“童㵘,《逍遥游》你肯定不背吧?”
童㵘扒了口饭,“那必须的。”
“这不明知故问嘛,你信她能背下来,不如信猪能在天上飞。”童燚瞥了眼林帆,然后看着童㵘说,“对吧,姐。”
“滚,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童燚嘀咕着,“粗鲁,你怎么那么粗鲁。”
突然间的身份转变,在童燚一口一个姐中似乎慢慢被人接受,在童㵘心中也慢慢开始接受这个事实。只不过是个称呼的变化,从那儿以后童燚再也没有喊过她童大傻,童㵘还乐得其所,其他的一切依旧跟以前一样没有发生变化。
后来,童㵘又突然抬头说,“还是能背两句的,朝菌不知悔恨,蟪蛄不知春秋。”
待她说完后,林帆在心里回想几千遍过后,一脸严肃的问道,“一锅炖不下的原句是什么来着?我被洗脑了。”
“不知其几千里也。”童㵘引以为豪,“这我都会。”
“那你很棒棒哦。”
“对了,我们今天上物理课,也是够奇葩的,老师说不要发出声音,但前后桌可以相互讨论。”
林帆没过多的思考,“然后呢?”
“不要发出声音,但是,前后桌可以相互讨论,你不觉得有问题吗?”童㵘反问道。
“哪有问题?这不很正常嘛,大家相互讨论,虽然最后也讨论不出个啥。”
童㵘叹气,跟林帆这种一根筋的脑袋讲话,果然特别需要有耐心,童燚却突然接上,“迷惑行为,迷惑行为。”
“这跟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有啥区别。”
林帆这才恍然大悟,“哎,对吼,以前怎么没发现老师嘴里的话,总是那么自相矛盾。”
“自从进了南巷一中,以前发现不了的现在都发现了。”童㵘夹着一筷子土豆丝送入口中,嚼了两下说,“对了,你们班还有没有那破规定,我们班没了。”
“分班后就强调着呢,只不过有没有都不重要了,重点是我现在已经认定了桌子腿就是我的垃圾桶。”林帆说道。
韩沉希鲜有的加入了群聊,“这条虽然没有了,但是住宿生遭殃了,班主任说每晚查寝的时候,床上不能有人。”
之后四个人笑作一团,童燚就像突然被点了笑穴一般,在略微收敛一些过后,跟大家说,“床上不能有人,垃圾桶不能有垃圾,那我们班的垃圾能放在你们班同学的床上吗?”
一瞬间,林帆在自己“鹅鹅鹅”的笑声中不能自我,童燚这话一出,加上他们三人哈哈大笑的声音,在食堂一角尤其显眼,似乎灯光一瞬间都聚集在了他们身上,而旁桌的人都纷纷撇过去看上两眼。
“四火,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有才。”童㵘打趣着。
“怎么样?真羡慕你有这么一个英俊潇洒善良帅气又有智慧的弟弟。”
韩沉希默默的说了一句,“别的没发现,倒是越来越自恋了。”
“笑死我了,优秀。”林帆终于从刚才的话里缓了过来。
那时候,跟朋友之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那种笑声是纯粹的开心,不掺杂其他任何的杂质。而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或许我们会猛然发现,原来现在所有的快乐都比不上那时候跟朋友聊两句来的那般真实,如今盘中的美食再名扬四海,都不如那时候在课上跟同桌一起偷吃零食来的香,
每个老师总是强调着不让学生吃零食,也总是严禁着学生不能抽烟,但一边却又放任着小卖部开进学校,然后卖烟卖酒卖零食,莫非是是强调了个寂寞?
除了班主任的课堂,许多人似乎在其余全科的课堂上都做过相同的事情,在老师写板书的时候往嘴里塞零食。只要抽屉准备了零食,听课的心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总是不断寻找着合适的时机打开包装袋。
当然撕包装袋这种在抽屉就能完成的活儿,大家都会在老师讲课途中就无声无息的做了,一边用老师的声音来掩盖包装袋的声音,一边用0.25倍速的手法尽量将声音降到最小。
有的时候一个班十几个人都在偷偷吃零食,各种味道在空气中混合到一起,从别人的鼻子里吸进去,又从不同的人肺里呼出来,浑浊得不能再浑浊。
特别是“虾扯蛋”跟“千里香”的味道让人记忆深刻,似乎真应了千里香这个名字,从包装袋撕开那一刻开始,就能从最后一排飘到教室的中央,而咬上两口过后,立马就飘到了更前方。
“一根葱”也是如此,那个时候深受人们的喜爱的零食真的太多了。一根葱和薯片是公认的吃起来最有难度系列的零食,其一是仅零食袋的噪音就十分响亮,其二是嚼进嘴里的那种脆感,响到让你怀疑人生。
后来,每当老师转身写板书的时候,下面的人第一步便是把薯片或者一根葱含进嘴里,然后就不动了,任着它在嘴里混着唾液变软,然后再嚼两下便神不知鬼不觉的下肚了。
对于课堂上吃零食,只要我们想吃,就没有众人想不到的法子。就像女人想要的东西一样,只要想就没什么是搞不到手的。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又回味无穷的零食,除了虾扯蛋、一根葱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好像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它也偷偷变了味道。比如比巴卜的泡泡糖、咪咪虾条、南京板鸭、干脆面、酸妞、唐僧肉、香菇肥牛……
初中的时候,O泡果奶在超市的架子上特别畅销,于旺仔来说,童燚跟童㵘都更倾向于O泡果奶那种略酸的口感,只是后来便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对于手上的可乐,童㵘问童燚说,“你还记得小时候常喝的健力宝吗?”
童燚也只是叹气,“健力宝代表的是童年,可惜现在都没见过了。”
还有多少人记得健力宝呢?六月里冰镇过的玻璃瓶装的健力宝是回忆里忘不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