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顺太祖

第83章 ,深入骨子里的吝啬(求推荐票月票)

大顺太祖 小兵王2 2249 2025-03-14 02:24

  齐绍光神色警惕,压低声音道:“大同社发展之势太过迅猛,着实令人担忧啊!如今他们的抗旱队已然有十几个村子加入,这可是汇聚了上万人之众。

  就说此前徐晨为对付黑风寨、攻破艾家庄园,一下子便调动了七百青壮,且还大量使用火药。再者,他竟用五升粮食就给村民打井,这般明显赔钱的买卖,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做。依我看,徐晨此人志向绝非一般,所作所为与当年的五斗米教何其相似。”

  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太慢了,还是艾家覆灭引起齐绍光的警惕,才知道大同社已经壮大道如此程度,能轻易调动700青壮,尤其是徐晨五升米入会引起齐绍光的警惕。

  在这大明,书生们为求科举功名,几乎只钻研四书五经这类与科举紧密相关之书籍,一门心思撰写八股文。至于其他与科举无涉的书籍,哪怕是《孟子》《荀子》这般儒家圣贤之作,亦被视作杂书而弃之不顾。

  平心而论,明清之时的读书人,堪称儒家有史以来质量最为逊色的一批。许多读书人甚至连史书都未曾翻阅过。

  但说来也巧,这大半年间,徐晨不断撰写与三国相关的人物传记小说,倒是意外带动了一批读书人重拾东汉三国的历史。

  齐绍光便是在翻阅《英雄记》之时,方才知晓汉中曾有个五斗米教。细细将徐晨所为之事与之对比,虽不能说全然相同,但也大差不差。

  齐绍光接着说道:“本官寻思着,得想办法上报府台和巡抚衙门,恳请朝廷出兵剿灭大同社,以免其坐大,日后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一旁的师爷听闻此言,顿时面露焦急之色,赶忙劝道:“县尊呐,这官可不是您这般当法呀!我大明为官之道,讲究的是和光同尘,不做不错。您此番若上报朝廷,朝廷必然会追问,为何大同社能发展得如此壮大?您在这其中要但什么责任。

  更何况,半个月前大同社包税之事,可是您应允下来的。倘若有小人从中作祟,暗中诋毁您,届时您便是浑身是嘴,跳进黄河也难以洗清这干系呐!”

  齐绍光一脸大义凛然,朗声道:“但凡是对朝廷有利之事,某又怎能因惧怕担责便避而远之?”

  师爷一听,急得直拍脑门,心中暗自叫苦:自家这位东家,读了几十年书,却到如今还没将身份转变过来。他如今已然是大明的官员,行事怎能还如此天真!

  无奈之下,师爷只能直言相劝,近乎暴击道:“县尊呐,朝廷每月给您的俸禄不过一两银子,就这点儿钱,您有必要拼命吗?

  这一番话,恰似一记重锤,直接击中齐绍光的要害,令他瞬间破防。

  想当初任米脂县令之时,齐绍光满心想着要做个清正廉洁之官,最好能如海瑞那般名震天下、流芳百世。然而现实却残酷无比,朝廷每月仅给他一两银子俸禄,根本活不下去,他这时候才知道海青天不是谁都能做的。

  很快,在师爷的指点之下,他渐渐明白了其中门道,开始收受各种孝敬以及其他灰色收入。而在这一过程中,他曾经的清官梦,也随之彻底破灭。

  朱元璋实在太过吝啬。明初之时,给一个县令的俸禄为九十石大米,折算下来约值六十到七十两银子。可这其中,一多半还得用实物,甚至是那不太值钱的宝钞来抵充,而这几十两,竟是一年的俸禄啊!

  时光流转,两百年后的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物价上涨了好几倍,大明官员的俸禄居然没涨。就说那刚正不阿的海瑞海青天,在淳安任知县之时,一年俸禄算下来仅约十二两白银,这还是包含了所有折色之物。无奈之下,他只能被迫种菜自给。朝廷给县令一个月才发一两银子俸禄,两百年过去了,大明的皇帝竟无一人想到要给官员增加些许俸禄。

  钱少、事多、假期少,责任还重,用这几句话来形容大明朝的官员,当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想那唐宋元明清五个王朝,历经十几个国家更迭,像朱元璋这般小气的皇帝,还真是独一无二。更糟糕的是,后世帝王竟无一人意识到要改变这一状况。

  老朱家皇帝这吝啬的性子,早已根深蒂固,刻到骨子里去。也正因如此,大明的官员们大多都没了多少为朝廷尽心尽力的主人翁意识。

  师爷见齐绍光神色有所松动,便继续劝道:“县尊,您仔细思量一番。倘若您真上书朝廷派兵剿灭大同社,就大同社所展现出的战斗力而言,少派一营士兵,根本无法将其剿灭。一旦五千士兵涌入米脂,只怕地方大族的存粮瞬间便会被他们吃光。

  百姓也必将因这些兵痞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此一来,县尊您上得罪了地方大族,下又失了米脂百姓的民心。没了地方大族的支持,您这县令之位,又怎能坐得安稳呢?”

  这也算是我大明的一大“特色”了,朝廷不给士兵足够的军饷,却又指望他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如此一来,只能默许他们在地方上劫掠财物,以此提升士气。结果便是,大明军队竟把内线作战打成了外线作战,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胡作非为。也难怪,大明的官员们没有一个愿意让这些兵痞到自己管辖的地盘上来。

  师爷见齐绍光动摇,便给出了他认为最好的出路:“县尊,您瞧眼前这形势,大同社能按时给您交足够的税赋,让您在任上有政绩可表,这才是对您最为有利之事啊!等过个两年,您任期一满离任,这大同社的事儿,便交给下一任米脂县令去操心吧。我大明官场向来讲究‘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要大同社不做出攻打县城这等大逆不道之事,那便与您无关呐。”

  齐绍光听了师爷这一番话,眼神渐渐黯淡下来,整个人颓废地坐下,再也没有提及要对付大同社之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