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下午的忙碌,老谢跟史蒂夫在云燕的指挥下不停的挖坑,我和二呆有去弄了两趟榉木,推着我这简易手推板儿车一次能运一大捆粗枝干,我们又有锯子,在林子弄成一样长短,全是三米左右的长度,便于运输和加工。
粗细就没有那么规整了,大概选取碗口粗直一些的就成,两趟运了三十多根,加上之前的存货,六十根打桩用的木头算是齐了。
老谢他们也挖了三十多个点位的坑,每个深度都在四十多公分左右,云燕说道:“院强两米六差不多就可以了,二呆一会跟着他们把坑里的土夯实,用个榉木树墩子两边栓绳子,你和五哥一人分一边拉伸,就能当简易夯土器。”
我说道:“其实咱有了炭,山洞就可以不用石笼法啊,什么三合土弄了,一样的挖个浅地基,烧砖不就行了?”
云燕说道:“太耗费工期了,咱先弄院子,五哥饭要一口一口吃,以后你可是大企业的掌舵人,探险能靠跳跃思维,经营可不行,要踏实点,对了你们夯实土后再弄点花岗岩碎石放坑里啊,增加坚固程度,然后填土再压实,要不一下雨泡水该变形了。”
二呆说道:“这我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都要靠地基么。”
大伙热火朝天的干活,除了吃喝睡觉,一刻没耽误工期,又弄了三天,这些地桩才都打完,期间我们又捉了三只母鸡,都弄进了桫椤木搭建的大笼子里。
树皮板材也运了一些,我早就削好了楔形木钉,又干了一周,终于把这三道加一块长度一百二十米,高度两米五以上的木墙建设完成。
算起来我们在这也半个多月了,衣食住行的基础问题全部解决,沿着石壁在院墙东侧夹角盖了个五米宽,十米长的鸡棚,高度等同于木墙,这也是为了简便,山崖和院墙省了两道边的建造,我们只需要弄俩隔断就成。
主体也是钉木桩,虽然我们这里有天然的低角度斜坡,下雨不至于存水,但还是给鸡舍盖了个房顶,当然炭堆和窑炉都加了个防雨淋的棚子。
鸡舍的顶子也是按给窑炉盖亭子一样的工艺造,上了两道木梁,有了工具就能作抬梁式结构,主梁弄好又斜着码上原木填充,每根都是两头留榫卯连接,盖出斜顶,再盖上用气生根层叠缝制的大羽羊齿叶,这可是天然防水的瓦片,按二呆的话说,这鸡也住上别墅了,比在山洞讨生活的我们还享福。
我们还在内部弄了几个树皮小屋,里面填充干草,让母鸡好下蛋孵鸡,这几只鸡在这住了几天,都和我们熟络了,白天在院子里啄食砂砾草籽儿小虫,晚上一轰就回窝,其实也对,在野外哪有我们弄的蕨粉饼子好吃?这住宿和饮食待遇上了档次,它们也被我们的糖衣炮弹击垮,再没有逃跑之心,甚至已经开始产蛋。
二呆几次想去掏鸡蛋吃都被我拦下,我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鸡,别着急打牙祭,而且有一个重大喜讯,我们在院子里开垦的一方土地也有了动静,带回来的种子发芽了。
单天夜里吃过了饭,我们在篝火旁看着院墙,感慨万千,这可是齐心协力的成就,蕴含着每个人劳动的汗水,非常有成就感。
二呆说道:“哥,咱之前提过这玉米的事儿,现下你带来的瘦身玉米发芽了,小嫂子不是知道这粗粮的起源么?其实我也有耳闻,老马没事就念叨粒粒皆辛苦,他说土豆是舶来品,是明代什么叫马渴了吃菠萝的老外弄过来的。”
云燕喝了口鱼汤,说道:“这些日子光干活了,也没时间给我们二呆兄弟讲解历史知识,现在主体院墙和鸡舍都完工,我就给你说说,玉米也有很多讲头,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墨西哥,当地有一种野生禾本科杂草,叫做大刍草,这种草木长相古怪,会像树一样长出果实,果实被一层绿叶包裹,里面只有少量果仁,且这种果实非常坚硬,原始人类一开始并不会将这咬不动的硬种子视作食物。”
二呆说道:“那是那帮美洲土著不会吃,他们就想不到磨面熬粥?”
我说道:“你别着急啊,这大刍草有个好处,就是对环境适应力很强,旱涝保收,一些大刍草的果实味道出奇的好,果穗也很大,这使得原始人类逐渐发现了它的价值。”
史蒂夫说道:“哦,美洲,那是我们的地方,我可以讲讲。”
谢明德说道:“唉,美国佬,那是你们的地方,可那是抢来的吧?你们国家才建立多少年?”
史蒂夫说道:“苏联朋友,你们俄国人的地方就不是抢来的?大家彼此彼此。”
我说道:“唉,你们俩别斗嘴,好好说话,还是让云燕说吧。”
云燕说道:“五哥说的没错,人类开始选择性地培育那些果实较大、较甜的大刍草,经过长期人工筛选,最终培育出了品质较好的栽培类群,而未被选择的大刍草则保持着原始性状,继续在野外生长。根据考古学研究,对大刍草的驯化可能始于1万年前,持续了约3000年,在墨西哥的一个距今6200多年的山洞中,科学家就发现了玉米的遗迹,根据这些玉米遗迹的特征,它们仍保留着大刍草的某些特征。这说明当时玉米的驯化进程可能还处于初期阶段,而在另一个山洞里的检测结果显示,最古老的玉米遗迹也只有4700年历史,可见玉米的驯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且期间和各种杂草杂交优化,长年累月的人工筛选,大刍草才逐步转变为了玉米,其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玉米的种子不再自然脱落,而是被紧密包裹在玉米棒内。”
史蒂夫说道:“这我知道,在1930年的时候我看过一篇学术报告,这关乎玉米的起源之争,墨西哥山洞发现的这种野玉米也被称为假蜀黍,假蜀黍在当时普遍被认为就是玉米的祖先,但是这一观点遭到了我们科学家的质疑,美国科学家曼格尔斯多夫根据墨西哥山洞中发现的古玉米化石提出不同观点,玉米的祖先应该是一种已灭绝的野生玉米,墨西哥假蜀黍只是玉米和其他野草杂交的结果,最多算是表亲,这些化石表明,早在公元前3600年,玉米已经完全失去了野生特征,与现代玉米极为相似。”